栏目导航  
会长简介
组织架构
学会章程
领导班子介绍
食文化研究会大事记
历届领导班子名单

 

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大事记

19962000

上海食文化研究会从19954月开始筹备,于1995914日经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1996120日经上海市民政局批准,于1996523日在新亚明珠大酒店召开成立大会。韩哲一裴先白出席成立大会,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1996917日在新亚广场大酒店召开上海食文化研究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举办“96年上海食文化研讨会”的安排;关于团体会员、个人会员会费标准决议;关于发展会员颁发会员证的意见;关于建立研究会组织机构的意见;关于增补常务理事和副会长的建议名单,经讨论后一致通过。

1997529日在新亚明珠大酒店召开“上海菜的形成和发展”研讨会,收到论文12篇,在会上有4位同志作了交流发言,执行会长何义钊作了总结讲话。

19985月为参加98年世界华人国际研讨会,上海食文化研究会组织发动会员撰写了8篇论文,作者(何义钊、周三金、朱刚、邵建华、王国章、江礼旸、贺化帛、徐凤金)。

98515日由王克、周三金、邵建华、贺化帛四位同志出席“98世界华人饮食科技与文化交流国际研讨会”大连会议。周三金副会长就“浅论风味特色的继承和发展”一题在会上作了交流。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中国食文化研究会发出征文通知,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召开专家、学者会议,组织发动撰写论文。(“上海食文化发展50年”—汪杰;“中国食文化国际交流”—何义钊;“上海食文化21世纪展望”—贺化帛;“烹饪工业化是吃的革命”—朱希祥,“孙中山对中国食文化论述研究”—周三金等5篇文章,于5月中旬寄中国食文化研究会。

19985月为弘扬中华民族悠久的食文化传统提高市民的食文化素质,提高饮食品位,由上海饮食业行业协会、上海烹饪协会、上海食文化研究会联手协助上海教育电视台,推出以中国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百集电视系列节目《中国名菜典故》。

199876日,在新雅粤菜馆举办百集电视系列《中国名菜典故》节目专题研讨会,在研讨会上有吴云溥唐振常丁锡满、李伦新、周三金、东风饭店、新雅粤菜馆、红子鸡等作了专题交流发言。研讨会后,我会由周三金等五位同志围绕《中国名菜典故》的历史由来,撰写论文,在上海商报和《食品与生活》上刊登。

19997月,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创刊,由王克会长题词的《上海食文化通讯》,为会员服务,交流经验沟通信息起了一定的作用。从2005年起,从原来的季刊改为双月刊。

为引导家庭消费,丰富群众业余生活,提倡科学饮食,弘扬饮食文化,由上海饮食业行业协会、上海烹饪协会、上海食文化研究会、东方家庭报、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商报共同主办了首届上海家庭厨艺电视大赛,本次大赛以普通家庭为参赛对象,公开征集报名,主办单位组织专家对报名者进行选拔,按菜肴分类选出100个家庭入围家庭菜肴。入围作品由上海教育电视台制作电视片分集播出,由评委评出123等奖。

1999628日,根据上海市社团管理局关于对社团进行清理整顿的通知,本会认真进行了清理整顿,于76日领来社团法人登记证。91日,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第二号公告以予登记换发新的《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登记证0440号,顺利完成社团清理整顿工作。

19996月组织发动《中国当代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大典》推荐工作,经发动实际收到7条词条(何义钊、丁锡满、周三金、汪杰、贺化帛、朱希祥、江礼旸)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19996月,在日常工作中保持与会员单位联系,根据会员单位要求,我会先后组织厨师、新闻界会员三次为冠生园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冷冻食品测试,经过三次咨询服务,品种质量有了改进和提高,得到该公司领导好评。还请有关同志为上海金仔海湾大酒店新开设浴室管理方面工作进行了指导。

19991111日,召开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会议通过成立三个专业组,组成成员名单和正副组长(学术组、咨询服务组、宣传组),通过增补常务理事、理事、常务副会长、执行会长名单。

2000118日,研究会召开“展望二十一世纪食文化”研讨会,出席会议70余人,在会上有5位同志作交流发言,(上海饮食文化的继承发展—汪杰;上海食文化展望二十一世纪——贺化帛;面向二十一世纪食品工业新技术的应用—徐容;家庭餐饮所引发的吃的革命—朱希祥;二十一世纪营养食品与保健食品的发展趋势—孟仲法

200075日,上海食文化研究会与上海酿酒协会联合举办“酒文化研讨会”,在会上有毛照显、贺化帛、朱希祥、杨志民作了交流发言。

2000915日,上海食文化研究会与王宝和大酒店联合举办“2000年金秋蟹文化研讨会”,我会有朱希祥、薛理勇、江礼旸、贺化帛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上海食文化研究会
电子邮箱:shswh2012@126.com
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社联大楼415室
沪ICP备12030793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