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祥游记】瑞士与西班牙的“美食”
朱希祥
编者案语
疫情期间哪里都去不了,好在还有【希祥游记】可以带你神游七大洲八大洋。十年前导师游览了瑞士和西班牙,体验了一把精彩的对比。上一篇游记记载了瑞士的悠闲和西班牙的热情,这一期将继续分享瑞士和西班牙所不同的美食。后面还有我们都爱的买买买情节,真正的过了一把“在线旅游瘾”。


我是在4月20日以参加“综合演练”的方式,初步领略了上海世博会后的第二天,踏上了去瑞士和西班牙“深度10日游”的历程的;回来的当晚,又在电视上观看了世博会壮观的开幕式。如此背景下回顾10天的国外旅游,意义也就非同一般了。
我个人旅游后带回来的,除一些照片、录像和小礼品外,主要还是在瑞士和西班牙购买的特色食品——巧克力与水果软糖;那10天间,每日又都离不开中式和西式的吃与喝,所以,由此谈论瑞士和西班牙的食品,以及中西不同的饮食文化,也别有风味。
因路途的遥远,我们此次的旅游,几乎有两三天的时间都是在飞机上度过的,那是很枯燥和劳累的,还好有漂亮的中外空姐不间断地递送着各类饮料与食物,让我们在充饥与品味中,打发那番枯燥与劳累。

来回的瑞士航空公司的飞机上,空姐不时送上的是小饼干、巧克力、面包等食品与啤酒、葡萄酒、香槟酒及各类水果饮料,除了我们的一些游客想多喝一点酒类外,添点醉意,解点乏味外,与一般的国内外旅游没什么大的差别。主要的不同在于午餐食物。在空姐递给我们的菜单中,上海至苏黎世的单子上,用英、法、中文三国语言写的是,瑞士国际航空公司亚洲风味精选:沙拉(中式黄瓜沙拉配圣女果),主菜(蚝油炒鸡柳,配姜和辣椒酱、蛋炒饭和芥兰,或炒德国刀削面和蔬菜,配香草奶油酱),甜点(林兹塔)。这样的中西(东西)混合安排,如用我们学校的语言表达,就是:沙拉和甜点是“必修”,无可选择;主菜是“选修”,但也只是二选一。按我太太吩咐的原则——在外尽量吃自己以往没吃过的东西,我的主菜就选择了德国刀削面和蔬菜,配香草奶油酱。结果,没吃到几根面条(与我们的兰州拉面相似,只是很短,较软),主要还是香草奶油味浓郁的生蔬菜。这恐怕就是典型的西餐了。同伴要的蛋炒饭,以为是典型的中餐,结果也是极少量的所谓蛋炒饭,加甜而油的西餐蔬菜。这就是西方人理解的亚洲风味——中为西用或西体中用了。

回来的好像是同一架飞机,菜单稍有变化。标明的则是“瑞士国际航空公司亚洲风味美食精选”,多了“美食”二字及“由瑞士苏黎世Hiltl素食餐厅创制”字样。三个系列具体是,头盘(时令沙拉,配法国沙拉调酱),主菜(糖醋鸡块,配香米饭,或意大利式炖蔬菜配奶酪焗土豆),甜点(甜点系列)。这样的以甜点和奶油酱为主的食物,我们中国人吃得颇感腻味。所以,当有人从空姐和空哥那里要来上海出的辣味方便面时,大家纷纷前去讨要,不一会,就弄得飞机舱里响彻了嗍吃面条的声音,弥漫着辣味面条的香味。方便面顿时断档。
这一中西结合、中为西用的主调,始终贯穿在整个的瑞士与西班牙的旅游之中。
与一般的中国人国外旅游一样,我们的这次行程,早餐是宾馆附带的,自然是正宗的西式,即面包加牛奶、酸奶、咖啡加果酱、果脯、果汁,以及各类的Cereal(谷类制的干粒食物、米花等)。面包品种极少,黑黑的,硬硬的,味道倒还不错;果酱、果脯、果汁,以及各类的Cereal却是名目繁多、色彩鲜明,可惜都不合我们的肠胃。我也只是为了营养,每顿就多泡吃各类的Cereal。其他的中晚餐,我们一般都选择在中国人开的中餐馆吃地道的中国饭菜。遗憾的是瑞士和西班牙的中国人并不多,中餐馆寥寥可数,所以也显单调。值得讲讲的是两次不同寻常的用餐:

一次是在瑞士的最著名的雪山峰之一——阿尔卑斯山脉的少女峰山顶。我们乘坐观光火车登上3500米的峰峦,想一边欣赏壮丽的雪山风景,一边品尝美妙的佳肴。前者实现了——请看题头照片中的那般“会当凌绝顶”的神奇与壮观;后者却甚为遗憾,食物不尽人意:几位能讲几句中文的瑞士帅小伙,端上的主食却是两串不起眼的鸡肉块和一些土豆条,鸡肉块上浇的是奶油色拉之类的东西,色彩虽好看,滋味却很一般。导游说这是外国人做的中国饭菜,他们自己还很得意……但我们有的只是硬吃了一点垫垫饥,有的干脆只吃了几口面包,不想再品尝这样的所谓“美食”。

另一次则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地中海边上的一家餐馆,吃的是那儿颇具名声的西班牙海鲜饭。看题尾照片中那位洋洋得意的西班牙服务员和所端着的黄灿灿的海鲜饭,你定会受到感染、垂涎欲滴的。可惜我们当时已饥肠辘辘,前面上来的小点心和香肠、鱿鱼条已吃了个大半饱,等这一分好的主食摆上,大家已吃不了几口了。海鲜饭(见题尾图2)味道确实不错,它将蛤蜊连壳带肉,与海虾、豌豆、胡萝卜等和米饭一起烹煮,咖喱粉、橄榄油等一上色、一拌合,亮晶晶、香喷喷的海鲜饭就成了。它与巴塞罗那极具特色的海岸、沙滩、阳光、教堂、广场相映衬,构成了旅游的一道又一道的难忘景观。
美食与游览节目的有机融合,我们还在商场购物和舞蹈观赏中有较充分地体验与感受。

瑞士有三大宝:银行、刀具与钟表。那全世界最大银行的大厅,我们当然只是隔马路远望,它那深埋在地底的巨大黄金库,更只能在我们的想象之中;刀具,我们一般也只是大大小小地买几把,并不做购物重点。而钟表,特别是所谓的瑞士名表,我们的游客是趋之若鹜、争相购买。我们一行30余人,竟买了几十块名表!要知道,那名表最便宜的折合人民币也要数千元,一般都在人民币10万元以上。几位老板级的游客,一人买了几块;一位“富二代”小伙子买的则是折合29万元人民币的名表!这般花钱如流水的强劲购买,使导游乐得合不拢嘴,名表店更是店店配数名华裔售货员,笑迎接踵而来的中国游客。有意思的是,银货两讫后,售货员都会笑眯眯地送上一大把礼品——数根做成金条模样的巧克力,与亮灿灿的名表交相辉映。恭喜发财和生活甜蜜两层蕴义也都包含在内了。


西班牙的斗牛与弗拉门戈歌舞是两大世界闻名的观赏节目。本人认为斗牛太血腥、太暴力而不想去观看;弗拉门戈歌舞热烈奔放、气势震撼而极富审美性,我们都去观赏了。演出舞台在一大酒吧中,因此,一落座,服务员就给我们每人一大酒杯的冰镇红葡萄酒,让我们边喝边欣赏。舞台上,强劲有力的舞蹈和节奏激越的音乐,犹如我们桌上那红艳艳的葡萄酒,令人心醉神迷……

回国后,每天感受到的是上海世博会那中国看世界,世界看中国的激动人心的气氛。我们走出国门,看到也是这种中西文化的相互了解、欣赏和互相交汇、融合的大趋势,真正切身地、全方位地体会到了多元文化构建而成的世界村的美景与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