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演义
上海食文化江礼旸

第一回 文化博大精深 钻研还需努力
承蒙交大医学院热情邀请,我给大家做饮食文化的讲座。学习饮食文化很重要。在座的同学们,有的毕业后会当营养师。大家是否知道,世界上第一位典籍留名的营养师是中国上古三代尧的营养师篯铿。世界上第一部营养学专著的作者是中国元代,元仁宗的饮膳太医忽思慧。也有一些同学毕业后会去当各级卫生官,学习饮食文化,在宣传、执法时会对某些业主标榜自己的广告是否合乎事实提出正确的看法。


譬如,有一家台湾来的火锅店叫“齐民”,这当然没问题,典出南北朝北魏时的高阳太守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但他的广告语第一句话,就说这是中国第一本料理书。我带了两本书去见他,左手拿《齐民要术》,右手拿吕不韦主编的《吕氏春秋》。我举起右手告诉他,这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本中国料理书,取的是其中的《本味》篇。成书于公元前239年左右。再举起左手,告诉他,这是您所说的《齐民要术》。《吕氏春秋》是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让他亲身父亲吕不韦率人主编的。而《齐民要术》则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至534年。您说,到底哪是目前为主发现最早的中国料理书。我是独立食评家,只对我的舌头、鼻子,还有眼睛、耳朵,当然少不了牙齿负责,只向真理低头。你当卫生官而没有这些知识,不是就有可能放过错误了吗?至于大多数同学会担任各科的医生,如果有一点这方面知识,对改善医患关系,即便对自己和家人的饮食,肯定都有用。我在瑞金医院看病,很多医生都认识我,检查间隙都会拉几句呱,他们都很喜欢我,你们也是一样的。
那么,我们就开始第一讲,题目是:
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的饮食文化到底有多大,有多深,大家去书店、书城看看就知道。打开电视机,几乎每个频道都有饮食节目,老头子、老太太、小姑娘、小伙子,多少主持人、嘉宾天天都在讲饮食文化。我敢同大家打赌,再讲十年都远远讲不完。这文化,即使出了国,又传回来,还是比不上它的娘家——中国。大家不信,下课了可以看一看附录,这是上海日本料理协会会长松冈满和我的对话,由记者记下来,经我审读后,发表的。


一开始谈话,松冈很骄傲,他的名言是,中国人只懂火,日本人才懂水,而水对饮食最重要。我告诉他,中国人同样很懂水,并且更懂水。就背了一段《吕氏春秋·本味篇》的话给他听,又用汉字写了一遍,他赶紧将我写的纸条拿过去,夹在记事本中。我对他说,我在十六年前出版的专著中,就有中国饮食“遇水而兴,随水流动”的论断,还讲了水的三种介质。他听了点头称是。我离开酒店时,他送到门口,一直等我上了出租车,还在那儿挥手。有一份《食库门》报纸为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