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中国饮食文化演义

上海食文化江礼旸

第四回 鼎的四种功能:炊器、餐具、礼器、刑具

有一次,我接待一个香港高级的美食旅游团,充当“导吃”。上午,带他们参观博物馆,事先布置“有奖征答”,请他们仔细看,晚上答题,答对了有奖。大家问,奖什么?那一年正像今天一样,是“九雌十雄”季节,就是吃大闸蟹最佳赏味期。我说:“猜对了奖一个大闸蟹”。他们共来了二十多个人,连导游,工作人员共30人,我为他们代购了四十个最好的大闸蟹(在名轩的蟹庄订购的),放在老正兴加工。随后,他们去参观,下午到城隍庙玩,晚上老正兴共进晚餐。

晚上请他们猜:鼎的功能是什么?大家七嘴八舌,纷纷乱说,讲得最多的是“煮饭”。我说错了。鼎是煮肉的,不是煮饭的,釜才是煮饭的。凿破饭锅,凿穿船,即破釜沉舟,这才去拼命。所以鼎的第一功能是煮肉,即炊器。鼎又是享受规格,小一点的鼎是餐具,也就是列鼎而食,天子享受九鼎(一言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平民一鼎,奴隶一鼎也不鼎,奴隶用鬲(空心的三足盛器)。第三个功能是礼器,即刻了字,作为权力的象征,可以传代。今天留下的证据就是“钟鼎文”。第四个功能是刑具,就是“鼎烹”,将人当作肉,投在鼎中,下油锅,用滚油炸死。这一段往事,使我产生一个疑问:

饮具、餐具是文物,而饮食却不是文化,岂不荒谬之极?

其实,那次在上海博物馆里看到的几乎除了酒具就是餐具。正如大家在关键词这一页看到的:鼎、盘、碟、碗、盆、豆、盂、杯、爵、觥都是如此。这些东西保存到今天,数一数二的古董,国宝级,是文物,没有疑问,谁把爪子伸向这些国宝,弄不好要掉脑袋。那么,请问,当年在这些文物中盛放的,先于这些文物的难道不是文化吗?所以,饮和食是文化应该是没有疑问了吧。

上海食文化研究会
电子邮箱:shswh2012@126.com
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社联大楼415室
沪ICP备12030793号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