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文化演义
上海食文化江礼旸
第三回 饮食有文化 厨而优则仕

因此,我们可以毫不迟疑地说:
一、饮食有文化
说饮食有文化,并不是因为我是美食家,王婆卖瓜,自卖自夸。饮食有没有文化,有事实为依据,不以谁的个人意志为转移。因为:
1、饮食男女,人生之大欲存焉。
也就是“食,色,性也”。这是永恒的主题。因为为了生,必须吃。而“性”的结果,也是“生”,而生和死,就是人生的两端。对人生如此重要的吃,怎么会没有文化呢?所以中国人一向将食提到“天”的高度。“民以食为天”嘛。而且,听惯“学而优则仕”的人们,也许根本想不到,在上古时期,中国的国情还是:

2、厨而优则仕
厨而优则仕?是不是耳朵听错了?没错,确实是厨而优则仕。不信吗?给你们讲两个故事。
a.伊尹助汤灭桀
夏、商、周是上古三代。夏的开国君王是禹,而末代君王就是暴虐的桀。商汤想起事,推翻桀,取而代之。他听说有一位伊尹很贤明,如果有了他,大事可以成功。伊尹是一个奴隶,在奴隶主有侁氏家中当厨。商汤向有侁氏提出要伊尹,可能是要买吧。有侁氏不同意,认为伊尹厨艺很好,家里没有他将举座为之不欢。聪明的商汤开口说,我娶您的女儿为妻,将伊尹作为陪嫁奴隶给我,这总可以了吗?有侁氏说,我女儿的一家吃得快乐,那当然可以。伊尹就这样,背负鼎(煮肉的锅)、俎(刀砧板)作为陪嫁奴隶到了商汤那边。但商汤其实并不是要伊尹下厨房。他让伊尹斋戒沐浴,在太庙里迎接他,在他身上涂上公猪血,并让他跳过火圈(都是辟邪的行为),让他说一说治国的道理,伊尹却开了一个食单给他,里面所列的好东西,恐怕连今天看也还是好东西。这一番话说得商汤馋涎欲滴,说,我能尝一尝吧?伊尹说,不行,因为这是天子享受的规格。您想品尝这些东西,只能推翻夏桀,去当天子。商汤立即拜伊尹为相(就是宰相,主宰天下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

b.其实,我们前面据说的篯铿,就是因为治好了尧的胃病,被封在大彭城,所以人们称他为彭铿。大彭城就是今天的徐州,徐州今天有彭铿的塑像,他是徐州的守护神。彭铿作为御用营养师,身体力行,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又勤政亲民,活了800岁,到商末已有700多岁,娶了几十个老婆(老婆活不过他,老婆死了再娶),生了100多个子女。这也是“厨而优则仕”一例吧。

那么,在这两位厨师之后,还有一位名厨易牙,不过此人品德很不好,真是:
易牙烹子献君王,得宠。
易牙,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的弄臣。齐国弄臣还有两个。有一年冬天,齐桓公想吃羊羔肉,可是冬天羊不下羔,易牙竟将自己还是婴儿的儿子,加上牛奶,蒸熟了献给桓公,大得桓公欢心。还有二人,竖刁为了拍桓公马屁,自己将自己阉割了,去服侍桓公(可以近距离,或零距离服侍)。第三个是开方,违背当时“父母在不远游”的庭训(家规),不远千里去服侍桓公。这三人扰乱宫室,独揽大权,害死桓公(筑墙将他饿死),将齐国搞乱,最后导致亡国。
以上,就是上古时代,“厨而优则仕”的实例。
|